圭土沙龙盛邀欧特克2020 AEC Excellence Awards获得者钱一平,实例剖析国内外BIM应用现状
自1974年BIM概念的诞生以来,BIM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。由于各国国情和行业特点等因素的不同,BIM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也不尽相同。在第十六期的圭土沙龙中,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现任WSP公司设计自动化技术总监钱一平为我们带来主题分享:“数字化设计/BIM的应用现状及案例分析”。通过分享国外BIM技术的应用实例,深入探讨国内外BIM的应用差异。
此次沙龙还邀请了上海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数字中心顾文政、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高级工程师龚涛、BIM团队负责人殷晓琪、上海快来秀展示科技有限公司黄鑫强以及圭土云CEO王小松等重要嘉宾,同时由上海建工设计总院市政分院总工严勤担任嘉宾主持。
钱老师在分享
钱老师认为,BIM的成功主要在于两点,首先是BIM的参数具备出色的灵活性,可以轻松变化和载入数据层。其次,借助API,可以轻松提取数据,使BIM能够应对几乎所有任务。他以自己主持的奥克兰城市地铁项目(City Rail Link)为例,这是新西兰历史上最大、最复杂的交通工程项目,也是新西兰首条完全地下的铁路线。该项目从来自35个国家的260个竞争设计项目中脱颖而出,荣获了由欧特克(Autodesk)主持的2020 AEC Excellence Awards国际大奖。这个奖项被视为建筑和工程建设领域数字科技应用的全球最高奖,也被誉为建筑数字科技的奥斯卡奖。
根据钱老师团队的实践,包括出图、钢筋算量、碳排放计算、各专业整合以及协作,均已成功采用BIM技术实现。通过BIM的三维视频,我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城铁建成后的运行环境,进行安全检验,观察照明视线等。BIM技术的成功运用,不仅显著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,还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,提高了施工效率,确保了项目品质。
热点和难点: 驾驭数据,提质增效
数据是关键,它能将建筑模型细分为参数化单元,每个单元都具备自己的参数,如类别和型号等。在项目交付阶段,这些参数可以与模型一起导出,并在运维阶段得以应用。在实际项目中,从规划到设计、建造以及运维并不是线性的单向过程,而是经常会交叉、重叠、相互渗透。因此,一些信息的传递不仅仅是文件的传递,更是数据的共享和交流。
数字化设计建设的趋势和我们的机会
Autodesk 于2012年推出了Autodesk BIM 360,这一系列基于云端的服务可让用户随时随地访问BIM项目信息,支持各专业的实时协作,将BIM流程引入云端。到2016年初,Autodesk 推出了云计算平台 Forge,用于构建跨行业的自定义软件应用、工作流程和集成,包括制造、架构、工程和施工等领域。使用 Autodesk Forge,团队、第三方开发者和客户可以设计、构建和整合工作流程。这意味着 Autodesk 已经成功完成了从软件公司向平台的转型。目前,该平台已经广泛涵盖了欧特克的用户,然而,相对国内情况而言,国内BIM的应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,尚不能完全达到这一水平。因此,我们需要专注于优化当前项目的执行,同时积极追踪和学习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。
展望未来
在这次沙龙中,钱老师分享的国外BIM应用的宝贵经验,让与会嘉宾都感到受益匪浅。大家积极探讨了国内在推广应用BIM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,同时认识到,由于行业环境、人员水平以及思维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,国内BIM的应用仍然处于政策导向、应用程度有限以及应用领域狭窄的初级阶段。
要实现BIM的云端化和数据化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不能急功近利,我们应该坚实地打好基础,做好样板项目,通过真实项目展示BIM的实际价值,才能让各方了解到BIM的潜力和价值。
合影留念